“释怀吧,咱们百口都在贝鲁特安置好了。”收到叙利亚友人谢里夫报安全的新闻,我的心扎实了很多。客岁12月叙利亚局面渐变以来,我挂念在叙利亚任务时期结识确当地友人,挨个讯问他们的现状。 谢里夫50多岁,体态瘦削挺立,双眼炯炯有神,是叙利亚一家运输公司的司机。2017年,我赴叙利亚常驻。事先抵离叙利亚均需取道黎巴嫩。从叙利亚都城年夜马士革到黎巴嫩都城贝鲁特的公路,是叙利亚与外界接洽的重要通道。我去贝鲁特时常常乘坐谢里夫的车,长此以往就跟他熟络了。 谢里夫像我意识的全部叙利亚人一样热忱友爱,他视本人为“摆渡人”——穿行于两国间,为交往搭客供给保险知心的效劳。“你好!欢送离开年夜马士革,很愉快为你供给辅助。”首次会晤时谢里夫的话令我历历在目。一起上,他边开车边先容外地情形,从叙利亚收支境政策的最新变更到汇率走势,从那里能买抵家用发电机到那里有隧道的风味餐馆……这让我既觉得暖和,也感触到他对本人国度的酷爱。 2018年4月14日清晨,美英等国未经结合国安理睬受权对年夜马士革动员空袭。激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,火光照亮夜空,年夜马士革一夜无眠。第二天外出采访,恰好途经谢里夫家,我出来看他。“我老婆抱着孩子在房间角落里伸直了一整夜,孩子吓得始终声泪俱下,怎样都哄欠好。咱们毕竟做错了什么,要禁受这些?”谢里夫谈话时,眼中充斥了恼怒跟迷惑。 有一次,谢里夫载着我行驶在贝鲁特城区,经由一条街巷时,车速显明放缓。他指着街道止境告知我,那是他哥哥家。2011年叙利亚危急产生后,他哥哥第一时光带着家人搬到黎巴嫩,谢里夫抉择留守叙利亚,兄弟俩因而发生了一些隔膜。“我常常途经这里,但很少去找他。”谢里夫有些固执地说,“咱们做了差别的决议,固然我到当初也不晓得毕竟谁对谁错。” 最后一次见到谢里夫,是2021年终我分开叙利亚前。那天他一变态态,话很少,人也有些低沉。讯问后才晓得,他刚帮助办完街坊萨利姆儿子的葬礼。“战斗刚开端时,萨利姆的老婆就可怜罹难。他带着年幼的儿子从阿勒颇离开年夜马士革,辛辛劳苦把孩子抚育成人。儿子眼看就要年夜学结业了,却在路上遭受爆炸身亡……”谢里夫的神色中全是悲悼。得悉我行将前往中国,谢里夫只管很不舍,仍是为我觉得愉快:“你有一个跟平闹热、能给国民供给平稳幸福生涯的故国,这是如许荣幸!” 近期叙利亚局面急剧动乱,谢里夫终于服从哥哥的倡议,带着家人临时到贝鲁特安置上去,但他以为本人早晚要前往叙利亚。“我会持续在这里‘摆渡’,辅助更多的人。”谢里夫说,“从前我更多的是载着搭客分开叙利亚,实在我更愿带着叙利亚人回到故国。真盼望叙利亚早日规复稳固。” 看着叙利亚友人们发来一条条报安全的新闻,遐想那片有着长久文化的地皮,心中难免感叹万千。那边的国民真挚纯朴、英勇坚固,只管阅历艰巨困苦、战乱凶恶,仍旧不乏踊跃生涯的热情,憧憬跟平美妙的来日。一位叙利亚友人说,“等待早日相逢在玫瑰盛放的年夜马士革”。盼望叙利亚尽快规复安定,叙利亚国民重获幸福生涯。
《 国民日报 》( 2025年01月20日 17 版)
(责编:卫嘉、白宇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